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时间:2025-04-04 15:39:02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

又一个新年将至,我想起了多年前快过年时,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的一件事。

x世纪x年代,农村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的老家离集市很远,乡亲们要买个针头线脑得赶二三公里山路,父亲脑子灵活,决定在老家开一家杂货店。

开春后,父亲卖了一头猪,攒了200元,办执照,购点油盐酱醋,积蓄所剩无几了。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从不轻易借钱,等他艰难地借遍亲朋好友后,才想到乡里的信用社。信用社有个与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他叫张本元,父亲一辈子叫他“张主任”。父亲找到张主任,说了开店进糖缺钱的事。张主任与父亲商议了几句,然后办了手续,签好字,按上手印,父亲便拿到了200元。父亲靠着信用社贷来的200元,购入100公斤白砂糖,剩下的钱买了一些红砂糖和饼干之类的。

小店终于在一个初春的薄雾中开张了。农忙时父亲在田里忙活,母亲坐店;农闲时父亲挑着货郎担,早出晚归,走村串户。父亲沉默寡言,货郎担里却货真价实,卖得最快的还是白砂糖,一天要卖几公斤。两个月后,父亲算了笔账,贷的200元进的糖卖出后净赚45元,当然父亲没有把“脚力钱”算进去,父亲很高兴,凑上200元去还贷,并特意捎上一包白砂糖、一包红砂糖。张主任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两包糖我不能收。”父亲急得脸通红,一个劲儿地劝张主任:“天热了,泡泡水喝吧。”张主任没办法,只得收下两包糖,父亲把还款手续办完后,张主任塞给父亲1.5元(当时白砂糖每公斤1.4元),父亲急得脸红脖子粗,说什么也不肯要张主任递过来的钱。

时间过得飞快,父亲的小店一天天红火起来,乡亲们都喜欢到小店买东西,偶尔也有赊账的。年底,节日的气氛一天天浓起来。父亲到集上调年货,张主任碰到父亲,说:“我家老大从市内买了一些软糖,适合老年人,不伤牙齿。”那时的市面上软糖稀贵。张主任递给父亲一个小包裹,父亲高兴地收下了,就好像是走亲戚时收到的馈赠。父亲回到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真有几颗软糖,可除了软糖,里面还藏着1.5元的钞票。父亲想起来了,这是张主任在还那1公斤糖的钱。望着那两张钞票,年迈的父亲眼睛湿润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2

有人认为年味是好看的新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一个个厚厚的红包,是窗外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可年味真的仅仅只是这几个吗?在我心中的年味是一家人温馨的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天。

年,是花儿一样的味道。香,甜,每当有花儿开的时候,春天就到了,生活就温暖了,心也就有了幸福的感觉。

“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声音我们陆陆续续的围坐在饭桌前。唯有在这个时候才是最开心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聊着自己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开心的不开心的仿佛只有在这个时刻可以倾诉出来,而家人,就是最好的倾诉者。不知不觉中,年夜饭也将接近尾声,而在这个时刻,大人们都摸摸口袋,在不经意间掏出了一个红包,说着:“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包含了长辈的关心与期盼。我们也总是会回:“谢谢(称呼),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年夜饭过后,大人们围坐在沙发前聊着这一年的工作生活状况,老人和孩子们却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每年都会有的春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

最令人激动的时候到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10-9-8-7-6-5-4-3-2-1“过年啦”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每每在这个时刻,我们都低着头给亲朋好友发着祝福的短信,而妈妈却把我拉到一旁说:“宝贝,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你要成长起来了,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到自强、自立、自信、自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要努力,要上进,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妈妈一直支持你!”

“好的,妈妈,我记住了,我会做到的,新的一年,我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没有更好,只有最好,我会做最棒的自己!”

也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低头在抢着红包,比着谁抢的最多,谁又最少,欢声笑语回荡在家中。

今年并不可以放鞭炮了,那些小朋友总是问为什么,而大人也喜欢开玩笑说“你先把钱放在那,你就可以放了。”她们便像泄了气的气球一下躺在地上。

年味,是快乐的,是温馨的,是甜蜜的,而并不是各自玩着手机,亲情被互联网隔离。

年味,是爱的味道!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3

快过年了!也许是因为大街小巷越来越浓的年味,也许是因为年近半百,越是到年根儿底下就越时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时不时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五彩闪烁的霓虹,眼前不断幻化而来的是:小时候田野地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芦苇荡里撒着欢儿地奔跑、夏夜房檐下一遍又一遍数着星星、还有恶作剧的顽皮……甚至淘气时被父母哥哥训斥,现在想来,都有着“故乡”两个字的情感标签。

有人说,家乡可以有无数个,故乡却只能有一个,那是被称之为“老家”的地方。当年少已成往事,当奔波忙碌成为常态,我渴盼拥有让心灵得到休闲的片刻时光,为生活提纯取暖,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风雨中拥有可以放纵精神自由的憩园。家,就这样把浓浓的情感元素外化于一颦一笑之中,把渗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无理由地沉淀在生命里。

当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缓缓响起时,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回家、回家、回家……这是任何人都会无法抗拒的呼唤。有家才有爱,有家才有情,有家就有永远。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轻、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润在无拘无束释放温情的河流里。家的港湾,消解你的烦恼,宽容你的任性,共鸣你的喜悦,也能用温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泪水。哦,我看见了父亲那双浑浊的眼,静默无声,却又有无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长的历程;母亲满头银发,在家的巷口张望,用世界上无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铺就我远行的道路和归来的期盼。还有小伙伴们见面时的拥抱,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儿……

家,总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发酵场里,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浓得化不开、香得飘不散、醇得挡不住。

洗却时光的漫漫风尘,我更懂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更懂得从家出发的意义。家是脐带,牵系我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牵系我的一生,让我不时地回望,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最终要回到哪里。警醒我感悟那些身后苍茫的岁月,沉淀我眼前那犹未可知的时光。

我想说,朋友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业何方,回家吧,回家过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

岁月如梭,时光老人移动着时光的车轮, ……此处隐藏2442个字……时候大灶上的水也烧开了,蒸笼放在大锅上,大火烧开几十分钟之后,屋子里被一时半会散不开的水汽氤氲的烟雾缭绕,随着揭开蒸笼,面香夹杂着菜香立刻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蒸好的豆沙包,顾不上烫,一口咬下去,软软的面皮裹着豆沙的香甜吃到我的嘴里,滑进我的胃里,把我的馋虫全部引出来了,三下五除二,香甜的包子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真甜呀!我想,我吃进去的是包子,到达我内心深处的却是家里才有的年味吧!这种味道是期待、是忙碌、是团圆、更是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幸福!

这不,吃着吃着,在外上班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吃着吃着,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就来了,和家人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伴随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8

婆婆越老越爱俏,我每次给钱,她都接着,买衣服买鞋烫头,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时髦老太太。今年过年,婆婆提前一个月便约老姐妹逛街购物,见到漂亮衣服就挪不动脚,试穿一下若合身又舒服,便开心买下。婆婆年轻那会儿,一年能混得一身新衣服就不错了,结婚有了孩子,每年春节给孩子们置办上新衣新鞋后,余钱就已经不多了,婆婆舍不得买新衣服,旧衣服洗洗就算过年了。婆婆想起这些就心酸,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己想穿就穿,想吃就吃,得把过去对自己的“亏欠”补回来。

婆婆入冬刚买了一件羽绒服,最近又看中了一件长款外套,买来挂在衣柜里,留着春节穿。我每年年底都会给她一个大红包,让她购年货、买衣服。今年我送红包时,顺便拉着婆婆逛了趟商场,婆婆又相中了一件中长款外套,我立马就给她买了。

过了几天,婆婆见一位老姐妹穿了一件短款外套款式新颖,减龄又显气质,当天下午她就让我和她去商场买了一件。婆婆今年过年外套就买了三件,裤子鞋子,里里外外也配套购置齐全。

现在大家平时就穿得和过年一样,很多人过年穿新衣服的热情减淡,但婆婆却坚持今年过年里外一身新。前不久邻居王大妈突发疾病去世后,婆婆更想开了,她们这代人,苦日子熬过来的,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万事都为子女考虑,有钱也舍不得花。王大妈条件多好呀,自己有退休金,儿子开公司,但她生活还是依照老传统,一件棉袄穿了十年。婆婆可不想过王大妈的日子,到了老年,更应该心疼自己,过日子更要注重仪式感!

婆婆打算好了,今年过年虽然大家不互相串门儿,但大年初一她也穿戴一新,“线上”拜年也要漂漂亮亮,她早上穿一身新衣服,中午再换一身,到了下午再换第三身,换一次精神一次,换一次年味浓一次。自己开心,外人看着她也喜庆。

女儿说,奶奶年龄大了,爱显摆了。婆婆解释道,你爸今年响应号召,工作地过年,不回家了,春节肯定和我视频拜年,他看到我打扮得精精神神,便能安心在外。

原来这才是婆婆新衣买三件,老太过“潮”年的主要原因呀。其实还有一层,婆婆未说,婆婆“闪亮”出镜,出一次镜换一身衣服,也是在她儿子面前变相宣传了我的孝顺。

好吧,我也捯饬起来,过个线上漂亮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9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袓爷爷们袓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长寿塬,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集会就在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赶集”。适逢春节,这种赶集活动便成了“逛年会”。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小镇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会惦记那种场景。小时候,每逢集会,母亲总会拉着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镇里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喜欢在小镇的街道里逛逛,记忆中的场景和多年以后的归来之感,总是会让我感到踏实而美妙。街头的叫卖、热闹的场景、欢乐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处画面,都会有温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细流声在心底流淌,一直流进我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年味总会让人诗意盎然!

集会已经成为渭南长寿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长寿塬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长寿塬的“逛年会”,在每个塬上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塬上人实在、朴实,从不弄虚作假,在镇上买东西经济实惠,图个放心。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内心最踏实安定的地方。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尤为强烈。或许是基于这种情怀,所以才无法忘却。

往往越是久别,那种情怀就更加明显。我喜欢听家乡的方言,集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有时候都会是一种享受。某一刻,你会突然间发觉: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证。说几句方言跟老乡问好,真亲切!乡音乡情,心领神会,美妙至极。

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每年过年回家经过小镇,若能够在热闹的集市上吃几个油糕,来一笼包子,或是咥几根麻糖,邂逅那久违的甜美,家乡的味道便会弥漫开来。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十堰语文网 www.shiyan8.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