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打年糕作文

时间:2024-12-31 16:37:41
打年糕作文合集15篇

打年糕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年糕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打年糕作文1

说起年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快过年了,我们这里有几户人家聚集到一块,要开始打年糕啦!我和奶奶迫不及待地到邻居家看打年糕。

那儿的人可多啦,大人、孩子、老人都簇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年糕。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充满了好奇心。

首先是搓粉。只见几位大妈把糯米粉放在扁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太多不行,放太少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老师傅们的手感了。原本一粒粒的小颗粒被“凝聚”在一起,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雪娃娃。

接下来,就要把粉倒进大木桶里蒸。一个大伯熟练地操纵着,周围的几位大叔忙上去帮忙。有几处粉可调皮了,赖在上面不肯下锅,但最后经不起地震似的摇拽,纷纷滚了下去。一位老爷爷负责把火。这时,人们纷纷转移“阵地”,跑去看老爷爷蒸粉,“年味”和粉混在一块儿,跑进木桶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粉就蒸好了。大伙儿把充满香味的粉放到一个大碗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旁边的大人和我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只见大伯用手拨了拨粉团,拿起一把大锤子开始打。“咚!咚!咚!咚!”每一下都那么有力,带着浓浓的年味,仿佛是礼炮敲醒了“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咚咚!咚咚!……”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声音敲进了每个人的心房,告诉大家:新年要来了!

打年糕是个力气活,每打会儿,就换得个人继续。换人的过程中,一个大叔就马上过去把粉团翻个身,生怕粉团硬了。轮了几个人后,粉团渐渐成型了,变得越来越糯了。大家又急忙把粉团搬到木板上,两人一拉线,粉团就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年糕诞生了,香气四溢!

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开心极了!它预示着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

打年糕作文2

1月30日可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雏鹰小队举行活动了——做年糕。

我们小队的成员——我、苑秉纪和张昊辰首先选好了材料,就开始做年糕啦!

年糕是面食,做面食当然离不开面啦,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拿出了做年糕常用的糯米粉,倒在了一个大碗里,加了一些水,就开始和了起来。和面其实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哟,不好,水加多了,把糯米粉赶快拿来!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的和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终于成型。我们又用力揉了揉,终于和完面了。可是当我们互相看看时,禁不住哈哈大笑,我们的双手和身上已经沾满面粉了。

下一步是做馅。我们将做馅的原料——芝麻、葡萄干、青梅、干果等放在了碗里,拿了一个勺子,便用力搅拌起来。当我们拌匀后,张昊辰拿来了一个砸蒜的蒜臼子,将馅料放在了蒜臼子里,开始猛砸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过了一会儿,馅做好了,下面就该轮到正式做年糕了。

我们每人各自取了一些面,分别压成了两个长方形面饼,在一块面饼的中间铺上了一层馅,再把另一层面饼盖上,四周小心翼翼的压好。哇!一个好吃的年糕就出炉了。不好,我们犯了一个错误:糯米面比较粘,不但容易粘手,而且容易粘到面板上,需要在下面撒上一层面粉,可是我们都忘了。张昊辰和苑秉纪的年糕只好“壮烈牺牲”了,他们于是只好垂头丧气的在年糕上面“打补丁”,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的年糕由于下面碰巧是一些面,所以才“幸免于难”,真是吓死我了。

年糕做好啦!我们将年糕放在了盘子里,上了锅,只待尽情享用了!

我们吃着自己做的年糕,觉得自己做的年糕是分外的好吃,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做年糕的技巧。

打年糕作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到农历年底,我家就会忙得不亦乐乎,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自然,打年糕成为了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习惯。瞧!农历甘四的早晨,便是这忙碌的开始。

“打年糕开始咯!”爷爷兴致勃勃地喊了一声。奶奶把早已用机器加工而成的糯米粉用碗均匀地倒在放好白布的蒸笼里,用柴火把大锅中的水烧开,然后将蒸笼摆放在上面,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喷喷的糯米便出笼了,整个屋子顿时蒸汽腾腾,这时弄下一些吃,又香又松似乎还略有甜味,奶奶告诉我,这叫糕头,是年糕的一种。 接下来就该爷爷大展身手了,只见四个长板凳架着一块长约2米,宽1米的面板,上面放着菜刀,水盆和干净的抹布,爷爷手拿抹布用水把面板抹湿,用白布裹住蒸熟的糯米,然后使劲地按压。我在一旁看得直入迷。

不一会儿,一块令人垂涎欲滴的年糕就上了扁。我用花印给年糕纹上红色的图案,这就大功告成了。 随着一蒸笼一蒸笼的糯米蒸熟,年糕就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孩子乖乖地躺着,爷爷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兴高采烈地说:“让我试试吧!”说着,爷爷便从手中揉下一团递给我,我在手中抹少许水,搓了几下,捏着年糕,然后学着把年糕翻过来,差点又粘住了,我松了口气,可是,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年糕出现了几条裂缝,怎么办?爷爷见了,笑着说:“你要慢慢地去按压,不能心急。”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慢慢地用力,就像女娲造人似的用心去做,果真成功了!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在大街小巷中,打年糕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后,还会有吗?

打年糕作文4

时间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我们已经站在羊年的门槛上。随着羊年的临近,年味渐浓。在乡下,打年糕是每家每户过年的习俗之一。今年,我有幸和爷爷奶奶一起打年糕。打年糕要分几个步骤,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步:装米粉。在打年糕的前一天,爷爷就已经把糯米碾成了糯米粉,并且准备好了蒸笼。打年糕开始了!奶奶先在蒸笼上铺上了一层布,然后,拿起碗舀了满满一碗米粉,倒入了蒸笼里,再把它弄弄平。每个蒸笼里要倒四五碗米粉。

第二步:蒸米粉。在蒸米粉之前,先要把大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把蒸笼放到大锅上。在蒸笼四周,围一圈草绳。奶奶把火烧得很旺,这样,米粉很快就蒸熟了,颜色从白色变成了米色。

第三步:打年糕。奶奶把蒸熟的粉团放到桌子上,爷爷拎起那块布的四个角,用力一翻,把粉团翻到了桌子上。桌子上事先要铺上一层尼龙纸,还要抹一层黄蜡,这样,就不会被粘住了。爷爷把粉团揉来揉去,揉得均匀一些。然后,爷爷把这粉团分成两半,一半给我。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在桌子上揉起来,左揉揉,右揉揉,前揉揉,后揉揉。这团米粉被我揉得很有韧性了,已经变成了年糕。我又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圆圆的年糕压成扁扁的。年糕就这样打好了。

第四步:装饰、点花。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到匾里。奶奶又拿小一点的年糕做出了鸡、鱼、元宝。一只年糕上,中间是鱼,两边是元宝,另一只年糕上,中间是鸡,两边也是元宝。这两只年糕是用来过年的。 ……此处隐藏4455个字……地往人群里钻,仗着自己又矮又瘦的优势,一下子就从大人的腿缝隙中钻了过去。

两个身材矫健的大人站在一个大石头墩旁,但我的目光停在了那块白色的米糕上。石锄不时地在我眼帘中上下蹿跳着,一边的大人挥得特别有节奏,另一边的人便不停地抓一把水,往糕上抹,有时候还会帮米糕翻个身。他们速度特别快,你来我去地应和着。

随着十几分钟过去,一块米糕也打好了,我跑向外婆,想做第一个吃到米糕的人。外婆将一个个米糕捏成长椭圆形状地,再小心地放进蒸锅里。

过了七八分钟,飘来一阵阵大米清香。外婆将蒸锅打开,一片白茫茫的蒸气往扑鼻而来,我大手大脚地从来里面抓了个“大家伙”,一大口上去,就是一半。嗯……米糕不是很甜,而是甜淡恰到好处,香甜软糯的味道不断地在唇齿间徘徊,这筋道的口感像是在嚼好几个口香糖一样。若咬得太大口,含糊在嘴里嚼不动,连话也说不上了。

长大了,我对打糕的事更感兴趣了,我便“采访”了有打糕经历的外公。

“打糕为什么要一直抹水呢?水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不能直接到水上去慢慢打吗?”我问。“每次只要热水一点点就够了,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米糕黏在石头上。”外公回答。

我问:“那打米糕,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外公说:“有呀!两个人配合一定要好,一个忽快一个忽慢,可能就会一个打到对方手上,一个抹在对方石锄上,哈哈!”

“一直不停地打米糕有什么用吗?不打直接蒸不行么?”我好奇地问。“一直打是为了让米糕变得筋道,更美味可口。这就像做人,你如果不经受千锤百炼,怎么会练成钢?”外公说。

我最喜欢过年。

打年糕作文13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每到腊月廿十七、八,村里就会组织大家打年糕,作为年末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期盼,踊跃参与。

今年打年糕的场地设在了我们村靠河边的一个杂货铺前面的场地上。石臼、木锤、蒸箱等装备就绪。首先上场的是几位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老汉。只见其中一位老汉搓了搓手,拿起了那个有我身高那么长的大木锤,上下锤了几下,试了试手,2接着点了点头对前面的黑脸老汉说“好了,开始吧!”

只见黑脸老汉用手沾了沾身后那盆热水,起身走过去把锅里热腾腾的面团搬了出来,放进那个粗超又老旧的石臼里。

我好奇地向蒸笼那边望去,蒸笼里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后来问了几位爷爷,才知道面团是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磨成面粉,然后加入合适的水进行调和,盖上纱布,最后放进蒸笼蒸,无论是水的多少和蒸的时间都是极其讲究的,没有多年打年糕经验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

我回过头,只见刚刚的老汉一边喊着“嘿咻、嘿咻”,一边有节奏地抡着木锤打年糕,对面的黑脸老汉此时配合木锤的节奏快速翻动着年糕。

经过几轮的锤打,中间还换了一对年轻小伙上阵,这锅年糕终于打好了。那一团一团的年糕被均匀地搓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我的爷爷拿出了一根棉线,用线将年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目测,差不多每块都是20厘米长度,10厘米宽度,高3厘米。最后爷爷还用年糕2头不规则的边角料做了一对“元宝”形状的年糕,这也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到最后几乎每家都会让爷爷帮忙做一对“元宝”,在大年三十祭祀祖先时用,意寓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我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爷爷终于答应在打我家那份年糕的时候把“印花”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拿了一个印花章,沾了沾杯子里红色的水,轻轻地摁在年糕的中间,那一朵朵小花给乳白色的年糕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打年糕作文14

过年时,我最想看的就是打年糕。这不,一听到老家打年糕的消息,我就拉上爸爸妈妈一起去看。 车一停,我马上向农家小院奔去。村里的几十户人家都已经聚在这里,开始打年糕了。

“咚、咚、咚、咚!”大木槌敲击石窝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我好奇地四下张望,只见晒场上并排垒起了两个“老虎灶”。灶上面是两个大蒸笼,蒸笼里热气腾腾的。我心想,里面蒸的是什么东西?李家大伯看出了我的疑惑,走过来,打开了蒸笼,笑着说:“小秀才,城里人还没看过年糕吧?来看里面是啥?”

蒸笼一揭,一股白汽像潮水一般涌出来,原来,蒸笼里是白白的糯米粉,平平地铺在蒸笼里的纱布上。缕缕热气夹杂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每一个人。炉下的火烧得旺旺的,把我们的脸蛋照得通红。

“好了,起锅啦!”那边叔叔揭开了另一个蒸笼,我赶紧钻过去看,李家叔叔和明家叔叔一起紧紧拽住了纱布的四个角,就像打渔人提起的渔网一样。“来喽,让一让!”他们两个稳稳地向屋内的石窝奔去,我奶奶顺势往糯米粉上抹冷水。拍的一声,那大粉团子就翻个身,滚进了石窝。

随后,李家三叔举起了十多斤重的大木槌,涨红了脸,一下一下地使劲向石窝里的大粉团子砸去。“啪、啪、啪!”粉团子像顽皮地孩子一样跳了起来。紧接着,奶奶用手蘸了凉水,猛地将粉团子翻过来,在一砸一砸之间粉团子变得越来越富有弹性。“噢!”转眼之间,粉团子被捧起了竹匾中。大婶们用线切下一小块,蘸上桂花和白糖,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让我的口水像放开闸门的水似的快往外冒了。我一吃,哇!好好吃!下一次我还要吃年糕!

打年糕作文15

临近冬至,外婆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

到了冬至,北风呼呼。这一天,全村的孩子就像得到鸡毛令箭似的,不约而同地从向了村头。干什么?不错,打年糕开始了。

百来斤米粉在一个个打糕能手中,漫天“飞舞”着,不一会儿,便成了一桶桶和好了的米粉。这一手绝技让围观群众惊奇不已。米粉和好了,被一个个抬上灶蒸,上灶后,老师傅往蒸桶里慢慢加米粉。

不多时,听得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中一片骚动,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米粉被倒入米臼之中。“可以了,开动!”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你敲一下,我捶一棒,到处洋溢着欢乐,一片喜庆的气氛。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挽起衣袖,拿起木锤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有些小馋猫们狼吞虎咽地当场啃了起来,而此时,却没有一个大人大声斥责。因为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今个,那些平时文皱皱的“孔乙己”也不甘寂寞,跑过来凑热闹,结果出了洋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当然,那些“后勤部队”妇女们,在这种重要场合也不会闲着,呵,你瞧,一个个都信心十足,想必一定都是胜券在握咯。

夕阳西下,可大伙儿还是沉浸在欢乐中。儿童银铃般的笑声,年轻人兴奋的笑声,老人欣慰笑声,久久盘旋在黄昏的上空……

年糕出来了,咬一口,香滑软酥,“啊,好香??”不知是怎么回事,自制的年糕就是比那机器加工的有韧性,好吃。冬至全村打年糕,它似乎已成为外婆村里的一种传统活动。品尝着软酥可口的年糕,感受到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到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如今,冬至那天打年糕的隆重,在全村人心里,可以与过年相提并论,这个特别的活动就这样年年相承。我看者外婆家给送来的那年糕,闻着那种熟悉的味道,那一幕幕便会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这不,外婆又来叫我们全家今年去那儿过冬至,我期待着与它再一次重逢!

《打年糕作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十堰语文网 www.shiyan8.com 版权所有